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學設計必須時刻關注學生主體的體驗。
課程開發(fā)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先進性、多樣性、技巧性、實用性和靈活性的原則。
教學設計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簡答題
(1)要明確學習行為的主體;(2)教學目標要用動作動詞和動賓結構短語來表達;(3)應說明實現目標的條件;(4)判斷與目標相關的行為應該有一定的標準。注1正確定位目標對象教學目標分析與設計的目標是學習者。因此,教學目標陳述的是學習者學習的結果,是指他們在教師和同伴的幫助下,利用資源和工具所學到的東西,而不是教師應該通過這門課程做什么或教學生什么。默認行為主體為“學生”2。目標的書寫要盡可能的清晰,具體P要盡可能的具體,清晰,可觀察,可衡量。3.教學/學習目標的描述要具有可評價性,讓教師和學生自己知道在教學過程中是否達到了目標,以便及時調整教學/學習策略
求問課程設計的依據是什么?課程開發(fā)的理念又是什么?***問問
一、課程設置的依據1 .國培計劃課程標準以國培計劃課程標準為基礎,語文教學設計重在(1)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環(huán)節(jié)。(2)把握課文的教學解讀及其要領。(3)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課文風格,選擇和確定教學內容。(4)把握教學的基本路徑和邏輯流程。2.農村中小學教師教學能力的要點語文教學設計能力的提高需要關注幾個能力標準(1)對教材的正確理解。(2)分析學生的情況。(3)明確教學目標。(4)優(yōu)化教學活動。維度關鍵點教學設計能力標準結果指標(1)正確理解教材1。能夠分析教材中涉及的基本事實,并繪制概念圖和思維導圖。2.能夠從整體上把握學習板塊的教材,描述知識的“上下”關系。(2)學生情況的實證分析。3)學生新知識與原有知識、生活經驗的關系分析。4.分析學生的認知特點(不同年齡段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特點)。(3)明確定義和表達班級目標。5.教學目標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6.將知識和技能目標具體化,將可觀察或可檢測的過程和方法目標與知識內容有機結合,將可操作的三維目標在一個過程的多個方面進行表達,有機融合。(四)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教學活動。7.活動的設計服務于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的安排體現了知識邏輯。8.活動的設計體現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9.活動的組織有明確的指令,明確的問題,具體的流程,解決問題方法的有效滲透,不同的學生各有收獲。10.能夠抓住課堂中產生的問題進行拓展,并對課堂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有解決方案。11.有意識地觀察和調整活動的效果。二。課程開發(fā)理念1。課程標準理念語文學科的教學設計必須緊緊圍繞新課程標準理念,注重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注重學生對語文材料反應的多樣性。注重語文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2.學習理論的教學設計必須深刻理解學生學習的客觀規(guī)律。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學設計必須始終關注學生的體驗。設計要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關愛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進取精神。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選擇,都要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3.系統(tǒng)論語文課堂的教學設計